首页 佛教视频 央视大型佛教纪录片《千年菩提路》——东土释迦

央视大型佛教纪录片《千年菩提路》——东土释迦

这是第一部讲述佛教在中国2000多年传承和发展的纪录片。那些历史上最经典的佛教圣地、那些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高僧大德、那些穿越千年至今依然震撼着我们的精彩瞬间,在这部纪录片里将一一呈现……

 

东土释迦(上):

 

《东土释迦(上)》解说词

公元2009年冬末春初,国清寺里的梅花又一次绽放了。随着气候逐渐转暖,雪白的梅花日渐凋零,新芽将会爬上枝条,就像以往一样,这棵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的老树又开始了新的轮回。

这棵古老的梅花树栽于公元598年,那一年位于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刚刚建成,为的是纪念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高僧,他就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出生于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那时候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全国人口总共有二百万,但每年死于战争和屠城的人数就有四十万。仇恨和死亡横行于中国的土地上,已经东传了三百多年佛教,对末世生命提出了终极关怀。在这个时期里,救苦救难的观世音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信仰,就连士族显贵们也把邀请高僧来府宣讲佛法或者前往寺庙礼佛视为一种时尚。

这段经文就是《妙法莲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文长达两千三百四十八字,全部由原始梵语组成。普通僧人即便能做到流利朗诵,也需要一段长时间的学习,可是就在公元545年,一个七岁的小男孩随母亲来寺院听法,无意间听到了寺内的僧人在念诵这段经文,听后竟一字不差地把它背诵了下来。这个孩子就是梁朝权贵益阳侯陈显祖的第二个孩子,名叫陈王道。

可是王道罕见的天分并没有让随同前来的益阳侯感到高兴,因为益阳侯身为朝廷近臣,又是当时的儒学大家,一直希望王道能子继父业,为王朝的兴盛成就一番功业。于是,他开始禁止王道与佛教再有任何接触,但是年幼的王道并不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虽然他很用功的学习了儒家的诸多经典,但还是悄悄地在房里刻立了一尊佛像,日日礼拜。在街上看到出家的僧人也殷勤致礼。到了十五岁的王道甚至萌发了出家的意愿,但是在父母的强烈反对下只能作罢。

公元560年,在光州大苏山下走来了一个法号智顗的年轻僧人,声称要拜这里的慧思禅师为师,这个僧人正是十三年前,在果愿寺里一念成诵的孩子——陈王道。

三年前,西北大军攻破梁朝都城江陵,皇帝被俘,梁王朝随之覆灭,而显赫一时的益阳侯夫妇也在绝望中撒手西去。国破家亡,又遭遇丧亲之痛的王道深切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于是发愿:誓做沙门,和附正法。从此以后,茫茫尘世中少了一位养尊处优的贵族公子,而释门里却多了一个叫智顗的平凡僧人。

为了安静地修行,慧思禅师特意将道场设在齐陈两国交战边界的大苏山。智顗为了学法,不顾危险,一路跋山涉水来到了大苏山。于是,德高望重的慧思禅师向智顗传授了《法华经·安乐行品》。当时大苏山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不仅缺衣少食,甚至连读书用的灯蜡都很匮乏。为了在夜间取光读书,智顗经常在月亮出来之后,将门窗的帘子卷起来,让月光透进屋里,继续伏在书案上,苦读不辍。几年之后,智顗在同辈兄弟当中脱颖而出,已然是慧思座下说法第一的弟子,并且代师开坛讲经。史传称智顗说法:智方日月,辩类悬河,卷舒称会,有理存焉。

公元567年,三十岁的智顗告别师尊,背负着传灯化物,救度世人的重任,下山弘法,和他一同下山的还有在大苏山上听过他讲法的师兄静琬。

在佛经中记载佛法将经历正法、像法、末法年代,预言佛法将逐渐走向衰落。

静琬立志在石头上修刻经文,并且将它们藏在一个僻远的山区里,以便后世之人有经可读,但是当篆刻经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他觉得这个偏僻的山区有一天会变得非常嘈杂,于是费尽周折变换藏经地,也就是今天的房山,而最初刻经的那座山也就是后来的北京石景山,原名石经山。

正当静琬前往北京的时候,智顗作别师兄来到了南京。

公元567年,南京是陈朝的首都,称为金陵。代梁而兴的陈朝,继承了前朝崇佛的传统,朝野上下宗教思想活跃。

老和尚法济是当朝权臣何凯的舅舅,自恃禅功深厚。一天,法济接到了一人僧人的拜帖。法济斜卧在禅床上,话语轻慢。

“有人在入定的时候,能感知远处真实的摄山震动,你知道这是什么禅功吗?”

僧人回答:“这是禅定入了偏执之途,邪魔侵入的迹象,如果执著于此境,还拿出来炫耀的话,修行之人一定会出问题,而非正道。”

短短的一句话,惊得法师连忙坐了起来,惊恐谢罪。德高望重的法师被一个只有三十多岁的年轻僧人彻底折服的事情传出后,朝野上下顿时轰动,甚至连陈宣帝也主动拜他为师。

这个年轻的僧人,正是离开大苏山,为了弘法而来的智顗。智顗精湛的辩才令僧俗信众无不惊叹。

智顗开讲《妙法莲华经》,为说一个妙字的圆融不可思议的境界,就讲了九十天,佛史中译为九旬谈妙。听者如醍醐灌顶,如痴如醉。

八年之后,一直留住瓦官寺弘法,声望日隆的智顗,突然做出了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决定。公元572年,智顗上书宣帝,请求离开金陵,入天台山苦修。受着朝廷优禄供养的智顗,反思八年来的金陵弘法,发现追随他的人们,往往留意于高位虚名而不能摒弃贪执真心修持,徒众越来越多,而能领悟真谛的人却越来越发稀少了。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北,这里风景优美,处处飘渺着灵山妙气。历史上天台本来是道教发源地,天台山上的五座山峰状似莲花,鬼斧神工,十分神奇。

公元579年9月的一天里,在这片道教圣地上,却走来了几个身披袈裟风尘仆仆的僧人们,这些僧人正是前不久还在金陵弘法,被尊为帝师的智顗和他的几个弟子们。

每年秋天,当橡果成熟,国清寺的僧人们都会把它采摘下来打磨成豆腐,做成食物,以此来纪念他们的祖师。在天台山苦修的一段日子里,智顗白天以采摘野果度日,晚上卧地而眠,过着艰苦贫寒的生活。

这是国清寺外的一片农田,寺里的僧人每年都在田地里耕种、收获,僧人们每餐的菜食都是自给自足,这体现了农禅并举的生活方式。农禅并举改变了佛教最初自印度传来的不事农业生产,托钵化缘的修行方式。因为劳作本身也是悟道的根本。农禅并举让僧人摆脱了对外的依赖,从此中国的僧人随缘放旷,作无求人,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参禅悟道。

这是国清寺里的僧人正在禅堂里修禅功,僧人们围着法器转圈,脚步越来越快,突然随着一声钟响,所有人脚步停止,保持姿态不动,在这同一刻,进入停止状态的还有纷乱的思绪。这种停止纷乱进行修行的方法,就被记录在《摩诃止观》中,这是一部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著作。由智顗门人灌顶根据他的学说记录整理而成,强调在修行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并提出了止观的修持原则,强调止观并重,定慧双修。

生长于儒学大家的智顗,在佛法中找寻真理,在道家的圣地进行苦修,收获了别人难企及的成就。他不但圆融了当时所有佛教学派的不同思想,也从义理和修行上破除了儒释道三家的隔阂,使得这三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不但有了理论上的沟通,也有了实践上的共同,为它们以后一千三百多年间相互融合,共同进步奠定了基础。

然而取得如此成就的大师,居住的就是这么简陋的一个地方。

这是位于天台山修禅寺的遗址,荒草萋萋,不复当年旧观。智顗到达天台后,就修建草庵,逐渐落成伽蓝,天台法脉自此创立,智顗就在这里起居说法,吸引了无数的信众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前来听法。这个偏远的山区渐渐热闹起来了,十年前在金陵出现的景象又再度出现,有人来寻求佛法,也有人来祈祷好运。

天台临海,黎民多以捕鱼为业,插竹排划海为池,畜养海鱼捕虾谋利。他们虽然也理佛祷请,每日祈求的却是捕捞顺利。

这是国清寺鱼乐园里举行的放生仪式,这种仪式就是由当年智顗开创的。智顗面对着祈求打鱼一帆风顺的黎民百姓,他心中悲苦,自舍资财,赎买了一小块水域,作为放生之处,并为当地的渔民宣讲因果相生,慈心利物的道理,用佛法的思想来解释杀生的业孽。渔民听法后,纷纷改恶从善,转从他业,并献出了三四百里的沿海地区作为放生之用,这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放生地。天台放生的事迹传播开来后,立刻在僧人、民间,甚至是皇室成员中得到了响应,他们竞相效仿。这种由智顗开创的好生从善的行为被后世传承下来,延续至今。

晨钟暮鼓,早课晚修,国清寺的僧人凌晨四时坐禅,六时理佛,下午二时吃饭,晚上再修禅功,国清寺僧人一天的生活方式与一千四百年前并无区别,这也是智顗所创立的。

为了约束僧人的行为,指导僧人的修行,智顗制定僧制十条,这些功课起居的规则,约束着僧人的行为,也保护了他们。这些规范对后世佛教宗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延用至今,被一代代的传承下来。

公元591年,历时三十多年的陈朝也覆灭了。平定江南的晋王杨广年仅二十岁,他对前朝的国师智顗慕名已久,屡屡致信求见智顗。

公元591年,隋开皇十一年,避祸暂居庐山的智顗在杨广的敦请下来到扬州,为杨广授菩萨戒,智顗和杨广成为了师徒。

菩萨戒是从佛法的角度来解释仇恨产生的因缘,能帮助那些经历了多年战乱的人们,安抚心灵,放下仇恨,共同谋求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纷乱杀伐的中国,终于结束了三百多年南北对峙的局面,再一次河山一统。隋朝之前,中国人口由于战乱杀戮,只有二三百万户。到隋炀帝杨广统治时期,达到了四五百万户。既隋之后,大唐王朝更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繁华盛世。

国清寺门额上“教观总持”四个大字,阐明了国清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地位。杨广则将“智者大师”的尊号封授给智顗。智者大师的学说,后经门人灌顶记录整理,集成天台三大部,天台法统荟萃于此。这些著作成为后世天台弟子参研的原典和依据。

这是天台山脚下的国清讲寺。智者大师之后,国清寺作为天台祖庭,一直是天台僧人依止起居顶礼参研的地方。今天黄色的山门前参拜的人们络绎不绝,寺内三十多座殿堂楼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谁会想到,这座宏大庄严庙宇的建成却始于一排简陋的木桩。

公元597年的冬天,晋王杨广派使者入天台山,再次迎请智者大师出山讲经。接到信函之后,智者大师散尽一切用度,在天台山下用木桩圈画出寺庙殿堂的位置,用木画草图以为样式,告诉弟子,不久将会有人在此建起庙宇。

六十岁的智者大师离开了天台山,走出百余里之后,他在这个叫石城寺的地方歇了下来。当晚,大师忽感不适,他对弟子说这不过是旧病复发,嘱咐他们不要忙乱。随后,他打起精神,命弟子灌顶笔录,口授了一份信函留给杨广。夜间大师唱三宝名,如入三昧,端坐入灭。

智顗圆寂后的第二年,在杨广的主持下,一座恢宏的庙宇在天台山上建立起来。在这座寺庙里除了供奉传统的佛教的菩萨外,还供奉着道教的山神。

智者大师的继承者灌顶在大雄宝殿的东侧栽种了这株梅树。按照智者大师的遗愿,这座宏伟的寺庙命名为国清寺,蕴含着“寺若成,国则清”的美好愿望。

以慧师智顗思想为核心的天台宗,成为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之后,中土佛教其他学说纷纷创宗立派。

天台宗虽然师法印度佛教,便它的解释体系和阐述方式却是从中国人的理解习惯出发,甚至和儒家道家的思想保持着一定的亲缘关系,所以智者大师被后世尊称为东土释迦。

这一天,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国清寺的僧人们,以最虔诚和隆重的礼仪祭拜智者大师肉身塔,向祖师智顗表达他们的崇教之心。

 

东土释迦(下):

 

东土释迦(下)》解说词

每日凌晨三点,当人们还在酣然入梦的时候,国清寺僧人们一天的修习开始了。这里的诵念声悠长深远,国清寺在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念诵和礼拜声中,绵延传承了一千多年。

这是五百罗汉殿上的长明灯,每当灯烛将尽,守值的僧人就会为它再续香油。长明灯寓意着佛法长明,但或许也暗含着香火不断、法事繁盛的美好希望。

国清寺是佛教中国化伊始的地方,也是天台宗的发源地。它的思想历经千年传承至今,然而在一千多年前,这里的长明灯却曾经一度熄灭,寺庙的念诵声也一度断绝。响声雷动的刀枪兵剑、厮杀搏斗淹没了古寺的梵音,而寺里的僧人尽遭驱赶,佛事也被中断了许久。

这是唐末安史之乱的时候,浙江一带的农民不堪忍受胡人的蹂躏暴发起义。公元860年,仇甫率领义军占领了国清寺这个清修之所,建立起了临时指挥所。从此后,原本清静庄严的古刹竟佛院无经声,出入皆刀枪。虽然两年后叛乱平息,寺院交还给僧人,但暴动给国清寺留下的不仅是杀戮和伤害。在那段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岁月中,天台教典除《维摩经》外,其余全部失散。

这是2007年4月,天台佛学院对于初级僧人的一次普通授课。他们讲课内容正是智者大师在一千三百年前根据《法华经》总结的圆融三谛的概念。圆融是智者大师所著《法华玄义》中最重要的一段论述,此教典就是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那场动乱中散失,那么现在佛学院讲述的经典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此时的中原经过多年的战乱终于统一,四海归一,各国使节也纷纷前来朝贺。这一年的十月,北方的高丽国已是寒风凛冽。一艘巨大的使船停泊在港口,船上走下几名使者前往高丽王宫,使团的随从们携送的几只大箱子格外引人注目。这些使者来自中国江南,他们携带着忠懿王钱俶的信件,求见高丽国光宗王。

两天后,那几只箱子被呈上朝堂。箱子里装着五十件宝物,每件都价值连城。宋朝使臣在高丽国大臣们的惊叹声中,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想用这些贵重的宝物交换经书。这些经书正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法华玄义》、《摩诃止观》等一系列典籍,而这些经典著作正是出自于天台的国清寺。

这就是国清寺,这座千年古刹,始建于公元598年,纷乱杀伐的中国终于结束了三百多年南北对峙的局面,再次河山统一。当时隋朝的皇室出巨资修建了国清寺,寓意“寺若成,国则清”,同时随着寺庙的建立,由智者大师创立的天台宗也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这一脉佛教宗派突破了儒、释、道、医之间的壁垒,圆融了各家所长,集大成为一身,开启了佛教中国化的先河。它不但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也深深影响了周边国家的发展。

这是寺庙外面的一片茶树林,这里的茶树年代久远,已不再能生产出优质的茶叶,然而正是这片古老茶林产出的茶种,开启了日本饮茶之风。

公元804年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日本最澄法师随遣唐史来华,在天台九祖湛然大师的弟子道邃和行满门下学习天台教观。经过两年的修习,最澄得道回国,并从天台山带走了众多天台典籍和云雾山茶种。几年后,他在日本的比睿山上依据这些天台教典,创建了日本天台宗。从此之后,以天台宗为中心的大乘佛教,一直成为了日本佛教的主流,并延续至今,而当初最澄带走的那些茶种,也在日本生根发芽,使得日本的饮茶之风,悄然兴起。

其实,早在最澄来国清寺求法的两百年前,韩国僧人就已经来到国清寺求法了。随着日韩僧人的求学之路,天台宗的经典也传播到了日韩两地,但是唐末之后的国清寺却因为时局混乱遗失了经典。

面对使者的要求,高丽的朝廷议论纷纷,因为使者求索的是天台智者大师所著的《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等。这些著作在高丽和日本流传了几百年,已经成为了这两个国家绝无仅有的国宝,更是他们佛学传播的基础专著,但是经过了再三廷议,光宗王还是召来了高僧谛观,派他护送典籍,送往天台祖庭国清寺。

当时,光宗王心里有些隐隐的担忧,不知道下一次与谛观相见的日子是什么时候?这不仅因为高丽国与中原两地路途遥远,更因为国清寺自建寺以来的三百年间,有很多高僧前去国清修习之后,就再也没回来。

在国清寺观音殿的西侧,矗立着一座中韩祖师纪念堂,这是由韩国僧团于1995年出资建成的,堂上供奉的是祖师智顗和两位高丽僧人的造像,其中一位被尊称为高丽义天大圆觉法师。义天法师的俗家姓氏是王,俗家身份是高丽文宗王的第四个王子。由于王子从小向佛,十三岁那年就出家了。三十一岁时,因苦于国内已无上师能解答心中疑惑,于是亲自来到国清寺,与这里的僧人日夜研习佛法。二十年后,终于彻悟了天台要义——一心三观,之后义天法师圆寂于国清寺内。

就在义天圆寂之后不久,同样来自高丽宫廷的谛观,经过了数月的跋涉到达了国清寺。站在黄色的山门前,谛观惊异地发现,这真是一所非常特别的古寺。

与其它寺院山门南开的建筑布局完全不同,国清寺的山门向东而开。其实山门向东,正是后世弟子为纪念大师而建的。因为在寺庙的东面,有一条长二十多里的古道直通佛垅,也就是大师当年苦修头陀行的圣地。山门东开的意思就是迎着祖师而开,显示着后世僧人对祖师的崇敬。这一条古道曾经留下许多高僧大德的足迹。

公元960年冬季的这一天,走在这条路上的正是千里之外护经而来的谛观,战乱之后的古道显得格外冷清,完全没有了盛唐时期门庭若市的情境,然而这里的一石一木依然叙述着那个时代的故事和人物。

一行碑,为谛观叙述的是中国密宗祖师一行大师在国清寺编制《大衍历》的故事。据说,当年国清寺的普寂禅师在很早以前就预见了他的到来,所以对自己的徒弟们说:“门前水西流,弟子当来”。果然,在后来一行进入寺庙的时候,山洪突然爆发,洪水涌到丰干桥下,一时水泄不通,洪水便向西边倒流急涌。

一行法师原名张遂,少年时因精通算术和阴阳五行学而声名大震,引起了权贵武三思的注意,但张遂自幼立志修习天文和算术,向往着寄情山水的生活,厌恶入朝为官。为逃避权臣笼络,干脆在三十二岁那年摒俗出家,法名一行。

走过一行碑,谛观看到的是一座名为丰干的石桥。这是为了纪念唐代高僧丰干而建立的石拱桥。丰干、寒山和拾得并称为国清三贤,后人将他们供奉于国清寺的贤堂之内,并留下刻有寒山与拾得的一段对话:

寒山问拾得:世人如谤我、欺我、侮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乎?

拾得回答:你且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貌似潦倒的寒山,本性洒脱不羁,每日在天台山上风餐露宿,悠游度日,将自己的心得做成诗、随笔,涂抹在山石上,后人将他们的诗收录起来,编成《诗三百》流传于世,然而后人对于诗僧寒山传颂最多最广的却不是这诗三百中的任何一首。

传说中的寒山、拾得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化身。关于他们的各种传说在民间源远流长。

谛观路过的这座水塔,见证了国清寺在唐朝的变迁。当年的湛然大师不仅博览佛门各派经书,对于儒道两派的学说也很有研究。在天台义理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无情有性的说法,即世界上的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如草木瓦石,也都具有佛性。这一说法轰动了当时的整个佛学界,因为从释迦牟尼时期开始,所有的修佛之人一致认为,惟有有情众生才能成佛,无情之物没有感觉、思维,所以也无佛性可言,更无成佛之说,但湛然的无情有性,却打破了传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由此引起了佛教内部轰轰烈烈地讨论,并使得天台宗在唐朝中期出现了焕然中兴的兴盛局面,但是到了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王朝更替,唐王朝顷刻间分裂成五代十国。经过了战乱后的国清寺,寺宇凋零,香火稀落,诸多的教典更在战火中逐渐散落,此时天台宗面临着法寺断绝的危险。

直到宋朝初建,崇尚佛教的忠懿王不忍天台法脉在中土断绝,于是便有了前面大宋使者海外求经,高僧谛观千里护经的故事。

公元961年,这个深秋的早晨,谛观会见了当时的住持羲寂。这一次,在两位高僧之间进行了一场畅谈。由于这场畅谈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所以现在我们无从得知这场精彩对话的内容是什么,但是经过这次谈话之后,光宗王的隐忧顷刻变成了现实。与羲寂的论道让谛观终于明白了为何义天法师会常留寺内。因为高丽国虽然拥有智顗留下的全部著作,但是真正的天台精髓在国清寺里却从来没有断绝过。谛观改变了原来的计划,他成为了继义天之后第十三位常留国清寺的高丽高僧。住在螺溪这个地方,拜羲寂为师,重新研习天台宗,在之后的十年编写了《天台四教义》,在完成了这部著作后,谛观无疾而终,终身没有回到高丽国,但谛观之后,天台宗进一步盛行朝鲜半岛。

国清寺经过这次复兴之后,也恢复了天台祖庭的地位,但是天台教义却只在少数高僧中寂寞的传承着。国清寺也曾一度被改成主修禅宗的寺庙,直到四百年后,一本出自国清寺的《寒山诗集》引起了一个满族人的兴趣。

勤于政事,猜忌而严厉的清世宗胤禛,已经五十一岁了,历经血雨腥风,毫不留情的他对自己辛劳孤独的一生依然充满了困惑。当他在万几宸翰之余偶尔读到了那段寒山问拾得之后,真有古人知遇之感,从此将丰干、寒山和拾得引为知己。

清雍正十年,也就是公元1733年,他下诏重建国清寺的三大殿和其它堂室,两年之后竣工。

今天我们看到的国清寺,就是雍正皇帝下诏修建后的格局,它完全按照皇室宗庙的式样而建。进入山门后,在五条纵轴线上分布着三十余座殿堂、楼宇等主体建筑,主次错落,功能清楚,整齐划一。

随着国清寺的新建,天台宗在清代迎来了一次短暂的中兴,现在国清寺仍珍藏着一套雍正御赐的《大藏经》。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满清颠覆,民国建立。面对强壮的西方工业文明,面对近代以来中国的一次次失败和纷乱,中国几千年来的古老和文明受到全面的置疑和审视,中华文化传统在各个层面上都受到了激烈的批判,佛教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这风雨飘摇的乱世中,作为中国佛教第一宗派的天台宗和它的祖庭国清寺该何去何从呢?

谛闲法师在三十一岁的时候,被推选为国清寺第四十三任住持,年轻的谛闲有着普通僧人无法比拟的口才,他在开讲《法华经》时突然入定开悟。在那个战争和祸患不断的年代里,他在南方许多城市开设讲堂,向人们传达佛主的关怀。他的演说义理精深,语言却朴实无华。他用天台宗性恶的理论,解释世界苦难的根源。用轮回的观念,向人们强调现世的苦难和修行都是得道的因缘。这对于遭逢乱世的国人来说不啻为福音。谛闲的演说让不少孤苦漂泊、身心无定的人们重新找到安慰感,甚至连蒋维乔这位曾经极力宣扬毁寺兴学的教育改革家,也在1915年偶然听到谛闲的讲演之后,感到了佛学思想的博大圆融,一反往昔排斥旧学的言论,皈依在谛闲门下。此后,身为江苏省教育厅长的蒋维乔向自己的朋友——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建议在北大哲学系开设唯识学课程,这是我国近代教育中首次在高等学府开设佛学课程。

谛闲的另一个弟子倓虚法师来到中国北方曾是德属殖民地的青岛,看到教堂林立,却没有一座佛教的寺院。他在青岛的东部建成了传承天台衣钵的湛山寺。天台宗千年传承的古老宗门,第一次将它的思想、它的福祉带到北方。此后长春的般若寺,哈尔滨的极乐寺,也在倓虚的主持下相继建成,极大地推动了天台宗在全国范围内的现代中兴。

古寺苍穹,寒梅点点,古老的中华大地历经劫难,终于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升平盛世,曾经暗哑多年的国清寺古梅再一次含苞待放。

今天的国清寺是一个香火不断的寺庙,但是在熙攘人群的背后,一群现代的僧人依旧和他们的前人一样,安静地传承着天台宗的法脉。国清寺在迁徙流转的岁月中,智者的衣钵不知不觉已经传到了第九十三代。

释论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贤圣。觉观心是语本,以心分别於心。证心是教相也。观心生起者。以心观心,由能观心。有所观境,以观契境故,从心得解脱故。若一心得解脱,能令一切数皆得解脱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佛教文化传真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mfojiao.com/262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