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基学佛 《般若实相论》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

《般若实相论》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

br

《般若实相论》科解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科解

一、初论前导:
(一)离般若无了脱之法,一切佛圣由是而出
(P.78)
(二)三乘虽共般若慧生,所证二空偏重不同(P.79)
(三)般若立题说有深浅,广讲无尽表法无言(P.80-81)
(四)本论示般若谛正相,令入空性道果之境(P.83)

二、总论精要:
(一)般若释义:不可言语述论表相之妙义智慧
(P.84)
(二)般若力用:量质体显超凡俗境妙高神通力(P.84-86)
(三)般若谛相:
1. 略示:(P.87-110)
(1)佛说诸法归原般若谛,為了生脱死首证法身,以三般若证,归於无修般若
(2)不求无為法以法染性,不执有為相认假成凡,修六度万行,持大乘菩提道
(3)若密乘行者瑜伽合法,深入三摩地正觉观照,证清净法身,彻见本來面目
(4)显宗顿除妄念悟无得,自入诸相空寂名不染,悟空非见谛,见非入入非证
(5)意识见解非实证境观,修行成就须实际功夫,非刹那成佛,亦非今生成佛
(6)密宗观修生佛慢境相,即身能证三身因地种,非如佛圆满,非修证等佛位
2. 用境:
(1)五见道境相:(P.112-121)
I.   悟:众生皆具如來德相,以无明业障性不显
依师导教慧缘成熟,顿明真谛即名為悟
II.  见:悟后照见光明法身,见无见境是名為境
不著於境非眼触境,刹那证入亦名為见
III. 定:於见境中如如觉照,不思不动住入佛性
越经八识心王所显,亦不随境迁谓之定
IV.慧:从定中生般若妙智,非世法聪明能比拟
启入正见超凡意境,用之了彻真如之谛
V. 空:无念明觉不执诸法,诸法妙有境随心转
不离不染空境并存,般若智见自性本然
(2)三法身境度:(P.122-141)
I.  素  法  身:一念空寂法身偶现,盖障顿起不见慧境
不可狂称自了生死,未证言证地狱受苦
於此当知虔诚深入,精进修行种因转果
黑业远退法性易显,即能亲见素法身境
II. 清净法身: 於素法身境而住入,随念起灭观照无执
如此觉照常定多养,自然般若智照现前
虽证清净无垢法身,所证深浅无量差别
慎守戒律依教奉行,谨防失道退转凡夫
III.圆满法身: 於清净法身定境中,大乐轻安如如而住
无明诸慧出入无迁,母子光明汇於一体
诸根平等互用无碍,无有分别著意行举
当体本空坚固如如,则為证圆满法身境
(3)三成就境位:(P.142-151)
I.   有余依涅盘:处於法性般若境,但依四大业报身
还受如幻有果报,是名有余依涅盘
II.  无余依涅盘:已证空性圆明者,果报业身坏灭后
再不受生三界中,谓之无余依涅盘
III. 无住大涅盘:施菩提圣心度生,大智故不住生死
大悲故不住涅盘,名為无住大涅盘

三、结论提示:
(一)般若之道,深不可测,若要深解般若,自当留心实修愧学
(P.152)
(二)法未正学,不可骄慢,不可冒称佛圣,致使修法皆无受用(P.154-155)
(三)凡修行者,持戒严明,可证真正佛法,进入实相般若境界(P.157)
(四)般若妙义,了生之母,依般若而成佛,离却般若则无道法(P.165)

佛教文化传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佛教文化传真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mfojiao.com/399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